福建首條特高壓線路首次“體檢” 為夏季用電高峰做準備

發(fā)布日期:2016-04-28 瀏覽次數(shù):
3041
4月27日,國網(wǎng)福建電力送變電檢修人員經(jīng)過20天的艱苦奮斗,全面完成了福建首條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——浙北~福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都榕線Ⅰ路、Ⅱ路(福建段)自2014年投運以來首次停電檢修任務,為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打好基礎。
2014年12月,浙北~福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全面正式投運。浙北~福州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都榕線Ⅰ路、Ⅱ路起于浙江都南站,止于福建榕城站,全線為雙回路架設。福建段途徑壽寧縣、周寧縣、寧德潐城區(qū)、古田縣、羅源縣、閩候縣等六個縣區(qū)。
4月8日開始,國網(wǎng)福建電力開展特高壓都榕線Ⅰ路、Ⅱ路(福建段)首次停電檢修,從12個巡檢站抽調(diào)近百名檢修骨干,分綜檢、走線、消缺、質(zhì)檢等24個工作小組,趕赴各自工作地點執(zhí)行檢修任務。
“特高壓都榕線兩回總長540多千米,其中,福建段兩回長340多千米、桿塔700多基,97%的塔位處于路遠陡坡的山頂或山梁,線路大多位于崇山峻嶺、懸崖峭壁上,途經(jīng)9公里‘無人區(qū)’,其中‘無人區(qū)’塔基跨度最大超700米。此次檢修工作困難重重。”檢修現(xiàn)場負責人鄭學季介紹。
為了不影響送電,本次檢修采取一路停電檢修、一路帶電運行的作業(yè)方式,對都榕線福建段Ⅰ路和Ⅱ路進行輪流停電檢修,每路停電檢修時間10天,總歷時20天。
特高壓都榕線福建段大多數(shù)鐵塔位于崇山峻嶺上,最高處鐵塔的海拔近1400多米。檢修人員每天早上不到7點就出發(fā),坐車加上徒步要花費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檢修地點,除了要帶水和干糧,還需攜帶勞動保護用品、工器具,人均負重20斤。他們有時需要攀登六七米高的陡峭山坡,有時需要趟過20多米長的湍急河流,最遠一趟來回需6個小時,每天工作時間時長達11個小時。
春季,山區(qū)氣候多變,雨水多,山間云霧彌漫,導線會比較濕滑,能見度也會受到影響,這就要求高空走線檢修人員工作時要更加地認真和謹慎。走線檢修人員站在幾百米高空中,兩腳踩著直徑約3厘米的導線,兩手緊握兩根導線,時而小心翼翼地向前行走,時而全神貫注地檢查線路,如同醫(yī)生般對線路進行“望聞問切”,用雙眼和雙手判斷導線是否斷股或損傷,測量導線與樹木、跨越物的安全距離是否足夠等等……
檢修人員平均每天要完成8公里的高空走線檢查、消缺工作。他們餓了,就拿出面包、饅頭充充饑;累了,就在導線上停下來休息一下。有突發(fā)狀況,就通過手機與地面人員聯(lián)系。最辛苦的還是上坡路,部分檔線所在的山峰與山谷落差達300米,每走一步都要竭盡全力。每天工作結(jié)束下塔,他們身上的工作服都已被汗水和雨水浸透,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。
檢修項目負責人林仲良感慨地說:“檢修人員在百米高空的導線上行走猶如‘蜘蛛俠’,仿佛在云中漫步。這次檢修工作時間緊、任務重,在20天時間里完成兩條線路的定檢、消缺工作,對檢修員工來說,這是一次業(yè)務和身體素質(zhì)的雙重考驗。”
在這20天里,檢修人員完成了福建段線路全程走線,鐵塔逐基維護,全線瓷瓶清掃除污、零值檢測、更換部分瓷瓶,金具、引流板螺栓緊固,以及其它附屬設施的檢查消缺等工作,清除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不穩(wěn)定因素,確保線路“零缺陷”復役;同時在部分鐵塔上加裝在線監(jiān)測儀裝置,暢通福建省內(nèi)特高壓交流通道,為今年迎峰度夏工作提供堅實的支撐。
“浙北-福州”特高壓的設計輸電能力達1000萬千瓦,一年能為長三角地區(qū)節(jié)約近1800萬噸的煤炭,減少近30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。此外,特高壓還可以實現(xiàn)遠距離傳送。特高壓的輸送距離可以達到5000公里以上,而且損耗很小、效率高。這樣就可以實現(xiàn)將我國西部、北部能源基地的電力電送到全國。不再需要千里迢迢地把煤運到大城市周邊的火電廠發(fā)電。特高壓把相隔遙遠的能源連接起來,形成一個能源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”。
福建的水電、風電、核電等清潔能源豐富。過去由于電網(wǎng)送電能力有有限,無法大規(guī)模外送?,F(xiàn)在通過特高壓,大量來自福建的清潔的能源被送往長三角。降低當?shù)貙痣姷男枨?,減少煤炭的使用量。
特別提示:本信息由相關企業(yè)自行提供,真實性未證實,僅供參考。請謹慎采用,風險自負。
[ 市場動態(tài)搜索 ]
[ ]
[ 告訴好友 ]
[ 打印本文 ]
[ 關閉窗口 ]